马鞍山 [切换站点]
热门站点
三千网头条  >  生活  >  当儿女不尊重你时,勿生气,记住6个字就够了。
当儿女不尊重你时,勿生气,记住6个字就够了。
2024年10月12日 16:11   浏览:390   来源:木木

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,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感受:孩子对我们不再依赖,不再尊重,甚至对我们恶言恶语。

01

昨天晚上,我提醒孩子带上五年级下册的英语书,老师说了要学着新的,复习着老的。孩子不耐烦地大声说:“别废话了,我知道了。”我一时被噎在那里,委屈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。

我曾经乖巧的儿子哪里去了?我以后要怎么和孩子相处?他这种状态我要如何对待?

如果还像以往那样用权威镇压,仰望比我还高半头的儿子,是不现实了;放任不理,由着孩子去,那样太不负责任。

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先让自己平静下来。用“示弱不软弱”的态度,告诉儿子:

“妈妈没能了解到你已经知道了老师布置的任务,啰嗦了,对不起啊。”

儿子愣了一下,默默地去收拾书包了。今天早上我送他上学的时候,他说:

“妈妈,对不起,昨天晚上我对你发火了。”

我笑着拍拍儿子的肩膀:“果然是男子汉啊,都会道歉了。我的儿子已经会管理自己学习了,妈妈以后也不啰嗦了。”

记得教育家卢梭说过:“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,就是发脾气、讲道理和自我感动。”


02

所以,当儿女不尊重你时,千万不要愤怒,不要讲道理,而是记住这6个字就够了。


一、静,静能生慧

孩子发脾气,甚至是出言不逊的时候,很多父母都难以冷静,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“反了天了”,在气头上和孩子对抗,这样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心灵创伤。

有的家长可能会伤心,这么多年来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成了白眼狼,对孩子失望。

这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都不利。越是这个时候,越是需要我们静下来,稳定自己的情绪。只有情绪下来了,理智才能上来。

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说过:研究表明,暴风雨般的愤怒,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,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控制和排解这12秒。

当你感到情绪即将爆发时,可以试试深呼吸,或者告诉孩子,自己现在需要冷静一会儿,然后暂时离开现场,等情绪稳定下来再来解决问题。


二、弱,示弱不软弱

青春期的孩子,发脾气,摔脸子,看似是在胡闹,其实是在求助。如果我们这时候和他硬碰硬,一定是两败俱伤,造成亲子关系的裂痕。

当你放低姿态,孩子也会放弃对立情绪。

我们毕竟是成年人,如果和孩子一样争对错,比嗓门,我们不和孩子一样不成熟吗?

就像前面的例子中,我先示弱,儿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。如果当时我和儿子争对错,比嗓门,我们可以想象一下:

“明明是我好心提醒你带课本,你还不领情,下次再也不提醒你了。”

“不提醒拉倒,谁稀罕啊!”

听听,这样是不是我们更生气,亲子关系更僵?我们怎么下台?父母的威信是不是又降低了?因为我们和孩子水平一样啊。

父母适时地示弱,不是软弱,恰恰是爱和智慧的表现。


三、聊,多聊废话

孩子还没进家门呢,劈头就来了:“作业写完了吗?”平时问得最多的也是学习怎么样了?这次考多少分,第几名。

我们和孩子的聊天除了说教就是学习,我们还没开口孩子都知道我们要说什么了。

其实孩子本身的压力就已经很大了,再加上我们貌似关心的问候,孩子就会压力更大。

时间久了,孩子就不愿和父母沟通,反正他知道你是三句话离不了学习、成绩。

我们何不和孩子多聊聊废话呢。

《父母的语言》的作者萨斯金德博士说:

“孩子的数学能力、空间推理能力、毅力、自律性、道德感、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。”

那些听起来似乎毫无价值的废话,恰恰是让孩子大脑更好地发育的“营养”,是孩子成长的助燃剂。

少谈学习,多谈兴趣和爱好;少说成绩,多分享生活趣事;少说道理,多分享想法和感受。


四、容,用宽容接纳孩子


很认同一句话:“孩子作得最厉害的时候,就是最需要爱的时候。”

很多孩子在叛逆期表现的种种乖张行为,都是在试探父母的爱。获得安全感和父母的接纳,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。

这个时候,父母最应该做的是,用爱稳稳地接住孩子的“作”。孩子需要的是接纳、理解和共情,而不是惩罚或者长篇大论的说教。

成龙在接纳儿子方面就做得很好,当房祖名因违法行为而面临严重的后果时,成龙并没有选择责备或放弃他。相反,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和接纳。

据报道,当房祖名从拘留所出来后,成龙主动拥抱了他,并说了一句“回来就好”,表达了对儿子的关心和接纳。

这一举动不仅让房祖名 感受到了父亲的无条件爱,也让他深刻反思了自己的错误。

成龙还亲自为房祖名剪去头发,寓意着“从头开始”,给予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。成龙还多次尝试让房祖名重返娱乐圈发展事业,尽管结果并不总是如他所愿, 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信任和支持。

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成龙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宽容和接纳,他没有因为儿子的过错而疏远或责备他,而是用爱和耐心去引导他重新走上正轨。

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房祖名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支持,也让他更加珍惜与父亲之间的亲情关系。


五、引,自己少说,引导孩子多思考,多表达

前天,我对我班学生56名同学进行的调查:你最反感父母的做法是什么?结果48名同学的答案都是“唠叨”“管得太多”,可见,在青春期的孩子面前,我们确实要学会适时闭嘴了。

但,完全闭嘴又是不可能的。

岳晓东在《关键陪伴》中,提出过三种有效沟通的话术:

1.商讨式话术:“你觉得这周的学习计划怎么安排比较合适呢?”以商讨的口吻和孩子对话,比直接命令式更能深入孩子的心。

2.催眠式话术:孩子到了约定的时间依然不肯放下手机,不妨说:“你一向说话算数的。”用开心、积极的口吻说一件原本不开心的事,孩子听起来更顺耳,也乐意执行。

3.自省式话术:“你想想,妈妈为什么要让你这样做?”与其说道理,不如让孩子领悟道理。采取温和、耐心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,逐步引导孩子理解、思考、好好说话,这样亲子关系才能更加融洽。


六、爱,无条件地爱孩子

爱孩子是所有动物的本能,更何况人呢?

但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却是很少父母能做到的。

听话、优秀的孩子谁都爱,遇到麻烦的孩子就嫌麻烦。

其实,我们也不能指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栋梁,要承认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。

孩子出类拔萃,就上交国家;孩子平凡普通,就承欢膝下。

只要孩子三观正,就不算失败。与其每天“恨铁不成钢”,不如好好爱我们身边的“这块铁”。

请相信,爱的力量足以暖化青春期孩子孩子心中的坚冰。

写在最后:

青春期的父母不容易,青春期的孩子更不容易。

父母要做的无非就是去支撑、去引导、去接纳。

让我们用“静”“弱”“聊”“容”“引”“爱”善待青春期的孩子吧。



头条号
木木
介绍
推荐头条